轉眼間,2024年已過去一半?;仡櫿麄€上半年,云市場可謂競爭與創新交織,價格戰、大模型、云出海成為其中的關鍵詞。
價格戰:低價換市場
隨著云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降價已成為云廠商搶占市場份額的重要策略之一。
2024年初,阿里云率先發起價格戰。在2月29日舉辦的阿里云戰略發布會上,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宣布全線下調云產品官網售價,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據劉偉光介紹,相比歷史上其他幾次降價讓利,本次阿里云降價,是歷史上參與產品范圍最大、受益群體最廣的一次。
就在阿里云宣布降價的當天晚上,京東云迅速作出回應。其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篇題為《隨便降,比到底》的文章,稱“我們繼續全網比價,擊穿底價,再低10%”,并承諾“買貴就賠”。具體來說,京東云全系核心產品繼續參與全網比價,包含:計算、存儲、網絡等產品,可滿足客戶上云、用云全鏈條服務需求。比價對象針對特定云服務商,活動自3月1日起生效。
除了直接降價之外,云廠商們還將戰火燒到了直播間。3月31日,阿里云的云服務器、云存儲及企業網盤等熱門產品登上羅永浩直播間。4月8日,騰訊云AIGC存儲解決方案正式發布,在直播過程中,騰訊云除了對新產品進行了講解,還帶來了秒殺、送券包等優惠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這場價格戰并非云廠商們的首次交鋒?;厮莸?023年5月,阿里云就曾有過一次“史上最大規模降價”,當時引發了騰訊云、移動云、京東云等云廠商迅速跟進。
可以說,云廠商降價是市場競爭和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更是為了迎合用戶需求、擴大市場占有率的重要手段。
云出海:全球化布局
近幾年,在國內市場越來越卷的背景下,云廠商們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2024年上半年,就有多家云廠商針對海外業務推出了新的舉措和服務。
3月6日,在沙特科技盛會LEAP?2024上,騰訊云聯合沙特阿拉伯電信服務商Mobily推出“走進沙特”計劃,依托騰訊云專有云平臺TCE,Mobily將構建新型企業云服務平臺,推動沙特阿拉伯地區的數字化進程。
5月21日,華為云在埃及舉辦的2024華為云埃及開服峰會上宣布開羅節點開服,成為全球首家在埃及建立公有云的公司。同時,華為云還發布了業界首個千億參數的標準阿拉伯語大模型,覆蓋二十多個阿拉伯語國家。
此外,為了更好地幫助中企出海中東中亞,華為云構筑了“3+2+1”體系。“3”是三個站點,通過開通土耳其、沙特和埃及Region,華為云在中東中亞北非區域形成三角形數據中心布局,為區域客戶提供本國內25ms時延,區域內<100ms時延覆蓋,自研天樞平臺還能實現動態智能流量調度。“2”是兩個基礎,穩定可靠和安全合規?!?”是一個生態體系,華為在中東中亞與2B2C2G行業深度聯結,可以用中國經驗促進中東中亞數字化。
5月23日,阿里云宣布將在全球五個國家投資新建數據中心,分別位于韓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和墨西哥。截至目前,阿里云在全球30個地域運營89個可用區。而此次新一輪的投資將使阿里云的全球布局進一步擴大,增加至全球31個地域和95個可用區。
綜合來看,云廠商拓展海外市場不僅能夠有效緩解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壓力,還能夠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并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
大模型:競爭新賽道
進入2024年,大模型的研究重心已從技術探索轉向應用落地階段。據Gartner發布的報告預測,在2026年,超過80%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或模型,或在相關生產環境中部署支持生成式AI的應用程序。這一趨勢體現了企業對大模型技術的強烈需求。
為此,各家云廠商通過發布易用的大模型開發工具、提供一站式服務、整合多種技術等方式,幫助企業降低大模型的應用門檻。
例如:阿里云在2023年10月31日推出了百煉大模型平臺,集成了國內外主流優質大模型,提供模型選型、微調訓練、安全套件、模型部署等服務和全鏈路的應用開發工具,為用戶簡化了底層算力部署、模型預訓練、工具開發等復雜工作。2024年5月百煉升級成為阿里云承載云+AI能力的重要平臺,提供一站式、全托管的大模型定制與應用服務,從而可以更好地支持大型企業和成熟開發者的需求。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在5月17日的騰訊云生成式人工智能(AI)產業應用峰會上,騰訊云發布大模型知識引擎、圖像創作引擎、視頻創作引擎三大工具,通過PaaS服務簡化數據接入、模型精調、應用開發流程,助力企業更高效、簡單地用大模型開發AI原生應用,快速接入生產場景。
另外,在華為開發者大會2024(HDC?2024)上,華為常務董事、華為云CEO張平安正式發布盤古大模型5.0,在全系列、多模態、強思維三個方面全新升級,包含了不同參數規格的模型,以適配不同的業務場景。
緊接著,在WAVE?SUMMIT深度學習開發者大會2024上,百度發布了飛槳框架3.0。據了解,飛槳框架3.0具備動靜統一自動并行、編譯器自動優化、大模型多硬件適配、大模型訓推一體等核心技術,支撐大模型效果更好,性能更優。
由此可見,各家云廠商在大模型領域的相關舉措在推動大模型技術的普及和應用的同時,還為企業實現業務的快速增長和創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寫在最后:
總的來說,2024年上半年的云市場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對于云廠商來說,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不斷創新并滿足用戶需求,將是決定其長期發展的關鍵。